突破10Gbps帶寬!車載光通信新品正登場,“光纖上車”成新趨勢
9月10日,光博會 “2025車載光通信技術創新應用論壇”在深圳舉辦,匯聚北京科技大學通信工程系主任周嫻、鵬瞰半導體首席市場營銷官江曉鋒、烽火通信公司戰略MKT首席專家詹翊春、中興通訊光接入規劃總工李明生和長安汽車的高管等眾多專家,他們對車載光通信領域的趨勢進行了精彩的分析,同時我們也看到車載光通信領域芯片、光模塊等一些新品展示。
光纖與銅纜傳輸性能對比優勢明顯,車載光通信技術進入產業化落地
為什么車載光通信進入強需求周期?中興通訊光接入規劃總工李明生介紹,一方面隨著汽車智能化高速發展,自動駕駛等級正在從L2向L3+級別過渡,自動駕駛傳感器的升級迭代、智能座艙的迅速興起以及車路云星協同發展,對數據傳輸提出了極高要求;另一方面,汽車電子電氣架構逐漸由“分散式”向“集中式”邁進,傳統的車載通信系統架構,難以滿足智能駕駛汽車的需求。

圖:光纖與銅纜性能對比 電子發燒友拍攝
北京科技大學通信工程系主任周嫻指出,傳統銅纜在面臨整車10Gbps以上帶寬需求時已經力不從心,未來車載網絡帶寬需求將大大增加,當面臨整車100Gbps的帶寬需求時,就是光進銅退的分水嶺。此外智能汽車多傳感器融合,銅纜還有電磁兼容性(EMC)難題與高昂成本的問題。
“智能網聯汽車深度改革了汽車的發展趨勢,汽車智能化發展到ADAS L4/L5階段,網絡總帶寬需求將超過100Gbps,銅纜通信已經遭遇了瓶頸,光纖具備高帶寬、免疫EMC、重量輕和低成本的優勢。現在一臺純電動汽車線束達到52.3kg,其中高速線束8kg且持續增加,未來光纖替代一部分電纜,可以有效減輕載重,明顯提高傳輸效率。”天津科譜技術規劃總工張赟指出。
智能汽車從分布式架構向中央集中式架構演進,伴隨著高性能車載算力芯片和車用操作系統的演進,EE架構將進一步向中央集中式架構邁進。業內專家認為,汽車通信網絡將向全業務通信、全光座為最終目標,建立從光銅共存至全光承載的演進路徑。
此前,5月份中國聯通研究院高級工程師沈世奎表示,從車載光通信系統主要組成來看,一個完整的車載光通信系統主要包括光纖線束、光模塊、連接器。光纖線束是當前技術成熟度最高、產業鏈參與單位最多的部分,也是最早實現從純電向光纖演進的關鍵組件之一。
車載光模塊工作環境惡劣,因此對于光模塊有著更苛刻的要求,包括寬溫域適應能力(-40℃至105℃以上)、超長使用壽命(15年以上)、高可靠性和各種極端環境適應能力。商用車因“長車身、重振動、降本敏感”三大特征,對車載光通信提出比乘用車更嚴苛的帶寬、抗振和成本需求;周嫻教授團隊認為,只有“光纜抗振+集中溫控+能信共傳”三位一體,才能讓光纖在商用車上率先實現規模替代。
長安汽車有限公司軟件開發主任郭志濤指出,盡管光通信技術具備不受電磁干擾、物理層傳輸確定性高、線束重量輕、支持無源組網、可長期演進至10G/25G/50G甚至更高帶寬等顯著優勢,但其在汽車領域的規模化應用仍面臨多重挑戰。他建議,應加快車載光PON技術在TC層(傳輸匯聚層)的標準立項,以促進PON MAC芯片的商業化。
車載光通信,從傳感器到光模塊、系統方案落地案例有哪些?
郭志濤表示,長安汽車公司已經使用光通信技術傳輸單個部件數據的技術可行性研究,2024年在長安汽車生態大會上發布了光接口傳感器技術原型。
作為一家 2019 年成立的半導體設計公司,鵬瞰半導體用五年時間完成了從技術研發到市場落地的關鍵跨越。前兩年專注 TS-PON SoC 研發,2022 年第一代 SoC 實現量產,2022年初TS-PON(時間敏感無源光網絡)芯片一次性流片成功,而 2025 年即將流片的第二代 TS-PON Gen2 芯片,瞄準車載光通信、人形機器人、工業機器人等高端場景,打造 “軟件定義的全光網解決方案”。

鵬瞰半導體首席市場營銷官江曉鋒表示,當前,ADAS和車載影音系統需要高速、低時延通信系統銅纜,越來越難以滿足10G+的傳輸速率需求,光纖是最好的通信媒介。2023年12月15日,鵬瞰與著名車企在深圳大灣區大會上首次完成業界首個基于10G“光纖上車”方案公開演示。

圖:鵬瞰半導體與車企10G光纖上車驗證,電子發燒友拍攝
2025 年 5 月,鵬瞰半導體推出第二代 TS-PON 芯片 Gen2,鵬瞰半導體在車載光通信芯片領域已形成 “全球獨家” 優勢。這家公司TS-PON芯片的主要性能優勢有六點:1、精確的網絡同步,精度在10ms以內;2、超高帶寬,當前支持單光纖雙向10G通信,下一代50G;3、超低的延遲,上行達到50-60us,下行達到20-30us;4、功能安全和網絡冗余,支持集中式OAM管理;5、網絡架構靈活,支持軟件定義網絡,還支持光銅混合組網,支持菊花鏈組網;6、P2MP-點到多點的網絡,高效。
值得關注的是,鵬瞰半導體TS-PON 第一代已實現 10Gbps 帶寬,未來將向 25G、50G 升級,滿足視覺傳感器數據爆炸式增長的需求。除了硬件,鵬瞰還在同步完善軟件生態。“鵬瞰不僅做芯片,開發 SDK(軟件開發工具包),還開發完整的軟件系統,為客戶提供“芯片+軟件”的全棧式解決方案,降低應用門檻。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戰略與市場部總師詹翊春認為,基于PON方案的車載光通信可以實現介質歸一、承載歸一,同時隨著車載業務種類和數量的增多,成本優勢日趨顯著。
中國信科在光通信領域深耕多年,具備光纖、連接器、芯片、光模塊、光系統和光通信場景方案設計等全產品鏈拉通能力,已能提供從 25G 激光器芯片、硅光收發芯粒、車規 MCU到 V-PON 系統級方案的完整鏈條。以10G-PON/25G-PON 車規光模塊為例,工業溫 -40 ℃~105 ℃,抗振 30g,雙通道 BiDi,插損 0.8 dB,已在東風商用車 18米大巴完成 4 萬公里路試。
中興通訊光接入總工李明生指出,PON具備“全光+光源”兩大優勢,賦能智能汽車通信,PON技術持續演進,產業鏈自主可控,電芯片、光芯片完成自定義和設計。PON光接入技術核心優勢來自傳輸介質光纖化,網絡架構無源化,為其大規模部署奠定了堅實基礎。PON技術也將在車載通信網絡應用場景發揮重要作用,成為賦能智能汽車通信的重要技術選擇。
在技術層面,PON技術從GPON到10G-PON、再到50G-PON持續平滑演進。結合確定性技術,實現帶寬確定性精準調度控制、低于100微秒超低時延、納秒級抖動,以及不同業務之間的硬隔離。

圖:中興通訊車規PON產品規劃 電子發燒友拍攝
李明生表示,在產品層面,中興通訊已經進入車規PON產品研制階段,OLT模組化和車規級ONU小型化,邁向車載PON商業化應用之路。
本文由電子發燒友原創,轉載請注明以上來源。微信號zy1052625525。需入群交流,請添加微信elecfans999,投稿爆料采訪需求,請發郵箱zhangying@huaqiu.com。
本文轉載:明星視野中心 http://m.17547.cn/f/86_417.html
特別聲明:本文僅供交流學習 ,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若本文來源標注錯誤或無意侵犯到您的知識產權作品或損害了您的利益,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
來說兩句吧...共有8298條評論
- 站長推薦
- 點擊排行
站長推薦
標簽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