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河州風情 廈門思明區助力旅游扶貧
原標題:體驗河州風情 廈門思明區助力旅游扶貧
▲甘肅省臨夏市“八坊十三巷”
廈門網訊 據海峽導報報道 (記者 康澤輝 文/圖 通訊員 夏思萱)在中國東南福建省,體驗坐落著著名的河州歷史文化街區——“三坊七巷”,堪稱“最完美的風情明清建筑博物館”。
而在中國西北甘肅省,廈門同樣坐落著一處建筑藝術大觀園。思明藏身于臨夏市的區助“八坊十三巷”,是力旅古河州民族風情的古街區,國家AAAA級景區。游扶
不止于八坊十三巷,體驗豐富多彩的河州臨夏游,正成為不少廈門游客的風情打卡地。思明區也不遺余力,廈門助力臨夏地區旅游扶貧。思明
旅游資源豐富體驗河州風情
推開臨夏古建筑的區助大門,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東公館是力旅第一站。從1938年開建,直到1947年才完工,前后花了9年時間。
正門為西式風格的三開間拱形門,西南院、西北院為典型的臨夏四合院。東公館建筑設計獨特、布局嚴謹,尤其是磚雕藝術,將果蔬、花卉、百寶、山水、福壽等為內容的189幅作品恰當地融合在建筑的各個部位,琳瑯滿目,嘆為觀止。
而八坊十三巷,從唐朝至今,圍繞著八座清真寺形成了八個教坊、十三條街巷,故稱為“八坊十三巷”。
在縱橫交錯的街巷之中,在精雕細琢的建筑細節里,無不融合著磚雕、木刻、彩繪等臨夏建筑“三絕”元素,集民族特色、休閑旅游、綠色生態、人文科教于一體,呈現出穆斯林的生活畫卷,是河州民族民俗文化名片。在這里可以盡情感受臨夏民居文化,體驗臨夏蓋碗茶文化,品嘗地道的臨夏美食。
此外,茶馬古市民族風情街、臨夏縣青韻磚雕博物館、解放軍臨夏縣搶渡黃河紀念館、黃河風情游等旅游景點和線路,也都讓臨夏地區魅力無限。每年五月牡丹月期間,大夏河六十里風情線牡丹花競相開放,也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廈門人紛至沓來。
同時,臨夏還被譽為“中國花兒之鄉”。花兒是流行于臨夏等地的民歌,別有風情。
引進旅游公司助力旅游扶貧
變“輸血”為“造血”,思明區不遺余力,推介臨夏旅游資源,助力臨夏地區旅游扶貧。
思明區援臨工作組引入廈門企業家,在臨夏市茶馬古市風情街,成立福臨吉美旅游公司,就是期待通過旅游發展,帶動臨夏地區其他產業發展,進一步加快西部地區全域旅游拓展。
該公司正籌劃培訓聘用建檔立卡貧困戶,作為鄉村旅游講解員,并與當地食品加工企業注資合作,建立扶貧車間,打造特色旅游伴手禮。
同時,結合廈門市“萬人游臨夏”活動,在積極推介臨夏優質旅游資源的同時,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增加收入,達到以旅游帶動脫貧的目的。
旅游公司負責接團的游客,每人留存5元設立“共青團吉美旅游扶貧基金”,作為年底幫助特困群眾的扶貧資金。
如今,越來越多的廈門人,走進臨夏,感受西北秀美風光的同時,以實際行動帶動臨夏州文化和旅游發展。
本文轉載:明星視野中心 http://m.17547.cn/f/46_8.html
特別聲明:本文僅供交流學習 ,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若本文來源標注錯誤或無意侵犯到您的知識產權作品或損害了您的利益,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
來說兩句吧...共有18條評論
- 站長推薦
- 點擊排行
站長推薦
標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