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慶市:詮釋文化傳承 展現少年朝氣
11月16日下午,安慶第三屆黃梅戲進校園少兒優秀節目展演在安徽黃梅戲藝術職業學院舉行。市詮釋文
展演共分為“序”“經典”“傳承”“創新”“尾聲”5個部分、化傳19個節目,承展來自全市各地各校的現少430名少年兒童登臺獻藝,詮釋文化傳承,年朝展現少年朝氣。安慶
展演在安慶市六一幼兒園學生演出的市詮釋文黃梅表演唱《黃梅朵朵》中拉開序幕。
在“經典”篇章中,化傳學生們帶來了《打豬草》《女駙馬》等黃梅戲經典劇目選段,承展雖稚氣未脫,現少但戲韻已然悠揚,年朝手眼身步傳神韻,安慶唱念做打皆功夫,市詮釋文精彩的化傳表演展現著安慶市黃梅戲代代相傳,經典之音不斷的實績實效。
在“傳承”篇章中,學生們帶來了《天柱黃梅四季歌》《小小黃梅花》等新編作品以及《審舅舅》《牛郎織女》等傳統劇目選段。表演圍繞“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主題展開,展示戲曲藝術融入校園文化建設、思想品德教育的成果。
在“創新”篇章中,學生們帶來了《童年的夢想》《寶貝,我把快樂還給你》等新創作品,在表演形式上融入舞臺劇、交響樂、舞蹈等藝術形式,在主題上貼合現代社會發展,展現現代生活的點點滴滴。
安慶市劉紀小學6年級學生柳佩雅表演了《女駙馬》選段“民女名叫馮素珍”,她學習黃梅戲8年,“從小受家長的影響喜歡黃梅戲,學校老師也支持我學戲唱戲,將來想成為一名專業的黃梅戲演員,為黃梅戲的傳承發展貢獻力量。”她說。
柳佩雅的音樂老師陳晨介紹,為了在校園推廣黃梅戲,該校將黃梅戲欣賞、學唱等納入音樂課課程,還成立了黃梅戲社團,目前有20名學生學習黃梅戲。
大觀區高琦幼兒園帶來的黃梅戲表演唱《小小黃梅花》共有18名學生參加表演,平均年齡5歲。
該幼兒園教師徐成衛介紹,在教學中通過音樂課推廣黃梅戲,也會做一些黃梅戲主題游戲、學跳黃梅戲操等,讓孩子們在游戲、學習中了解黃梅戲,“孩子們通過黃梅戲學習、演出,很多以前不那么自信的孩子更自信了,也更活潑了。”他說。
本次展演由市關工委、市委宣傳部、市委老干部局、市教體局、市文旅局主辦,由安徽黃梅戲藝術職業學院、市老年音樂舞蹈協會承辦。
近年來,安慶市大力推進“黃梅戲進校園”工作,將戲曲藝術融入校園文化建設,讓數以萬計的青少年零距離感受優秀傳統文化魅力,有力地保護和傳承了優秀傳統文化,極大地激發了青少年愛祖國、愛家鄉的熱情。(全媒體記者管煒通訊員童長虹)
本文轉載:明星視野中心 http://m.17547.cn/f/54_680.html
特別聲明:本文僅供交流學習 ,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若本文來源標注錯誤或無意侵犯到您的知識產權作品或損害了您的利益,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相關文章
文章評論
來說兩句吧...共有27185條評論
- 站長推薦
- 點擊排行
站長推薦
標簽云